"); //-->
每年公历10月9日左右为寒露,处于太阳黄经195度。此时气温更低,露水更多,气候从仲秋的凉爽逐渐转寒,将欲凝结,称之寒露。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;北方已呈深秋景象,白云红叶,偶见早霜。南方也秋意渐浓,蝉噤荷残。由于此节气阴天少,光照充足,是全年日照百分率最大的节气,素有秋高气爽之称。
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:“一候鸿雁来宾;二候雀人大水为蛤;三候菊有黄华。”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;深秋天寒,雀鸟都不见了,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,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,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;第三候的“菊始黄华”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。
二、节气与人体
自古秋为金秋也,肺在五行中属金,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,“金秋之时,燥气当令”,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,如果调养不当,人体会出现咽干、鼻燥、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。
寒露以后,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,感冒是此时最易流的疾病。研究认为,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,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;当环境气温低于15℃时,上呼吸道抗病力则下降。因此,着凉是伤风感冒的重要诱因,要适时更衣,加强锻炼,增强体质。此时,哮喘会越来越重、慢性扁桃腺炎患者易引起咽痛,痔疮患者也较前加重。
对于老年人来说,此时真可谓多事之秋,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会危及老年人的生命。其中最应警惕的便是心脑血管病,由于气温明显地变冷,于是心脑血管疾病、高血压从这月开始成了多发病。这因为:第一,低温可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,外周阻力增加.使血压升高,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。第二,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,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多,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,增加外周阻力,使血压升高。第三,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,血液粘稠度增高,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。
综上所述,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,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,对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。然而,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青年,在这个冷暖交替明显的节气里,也同样要提高警惕的。
三、中医研究
中医认为:在四时养生中强调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阴气。当气候变冷时,正是人体阳气收敛,阴精潜藏于内之时,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,也就时说,秋季养生不能离开“养收”这一原则。依此节气的气温、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,而抵抗力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,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(肺)为宜。
四、时令饮食
“秋之燥,宜食麻以润燥。”此节气应多食芝麻、核桃、银耳、萝卜、番茄、莲藕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、乳制品等柔润食物;同时增加鸡、鸭、牛肉、猪肝、鱼、虾等高蛋白食物以提升肌体的免疫功能;少食辛辣之品,如辣椒、生姜、葱、蒜类,因过食辛辣易伤人体阴精。同时注意补充水分,多吃雪梨、香蕉、哈密瓜、苹果、水柿、提子等水果。
五、时令进补
此节气宜食养生汤水以润肺生津、健脾益胃,如红萝卜无花果煲生鱼、太子参麦冬雪梨煲猪瘦肉、淮山北芪煲猪横脷等。
宜多选甘寒滋润之品如选用西洋参、燕窝、蛤士蟆油、沙参、麦冬、石斛、玉竹等。其中西洋参味苦,微甘,性凉,入心、肺、肾经,有补气养阴、清虚火、生津液的作用,适用于气阴不足、津少口渴、肺虚咳嗽、虚热烦躁等症;燕窝味甘,性平,入肺、胃、肾经,有益虚补损、滋阴润燥、化痰止嗽之功,常用于肺肾不足引起的咳嗽气急等症;哈士蟆油味甘、咸,性平,入肺、肾经,有填精益阴润肺的作用,适用于体虚羸弱、肺痨咯血、燥咳日久等症;石斛(枫斗)味甘、性微寒,入肺、胃、肾经,有滋阴润肺,益胃补肾,健脑明目,降火良药,并具生津止渴,补五脏虚劳,清肺止咳,防感冒等功效。这些都是秋季进补的精品。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